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风险评估报告由谁出具,以及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风险评估报告模板、2022年度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报告等知识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按照采掘接续计划,2022年计划开采6113工作面。为了确保6113工作面掘进、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将在611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及扩切掘进工作面掘进时进行注浆作业,为保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井下施工人员了解风险变化,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成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人员名单 :
专业 | 风险评估报告由谁出具单位 | 姓名 | 职务 |
掘进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报告综掘队 | 综掘队长 | |
调度 | 调度指挥中心 | 副主任/助工 | |
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通风 | 通风瓦斯科 | 通风副总/工程师 | |
防治水 | 防治水科 | 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 |
地质测量 | 地测科 | 科长/工程师 | |
生产技术 |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总工办 | 副主任/工程师 | |
机电运输 | 机运科 | 副科长/助工 | |
安全管理 | 安全监察室 | 副科长/助工 | |
安全监控 | 监控中心 | 风险评估报告应经什么批准副科长/助工 |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将611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及扩切掘进工作面注浆作业点划分为一个风险点进行辨识评估。
三、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参数
6113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长度865m,开切眼长度150m综采可采储量t。
(二)井上下位置和四邻关系
6113工作面位于矿井一采区中部,采用长壁布置方式,工作面巷道采用一进一回“u”型布置。6113工作面可推进长度835m,采用后退式开采。
1.回风顺槽: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开口位置位于3118运输顺槽正北约20m处,并垂直于一采区机轨大巷布置,与一采区机轨大巷连通,在联通处附近设置风门防止机轨大巷风漏至回风顺槽,形成工作面的辅助运输系统;并通过联络巷与回风大巷连通形成工作面的回风系统,为工作面的回风巷兼作工作面安全出口。
2.运输顺槽: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开口位置位于6113工作面回风顺槽正北约150m处,并垂直于一采区机轨大巷布置,直接与一采区机轨大巷连通,形成工作面的主运输系统,为工作面的进风巷兼作工作面安全出口。
3.开切眼:沿3号煤层底板布置,垂直于两顺槽布置,工作面长150m。
(三)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煤层赋存和顶底板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厚度 | 4.51~6.17m | 煤层结构 | 简单 -复杂 | 煤层倾角 | 3º~9º |
5.67m | |||||
开采 煤层 | 3#煤层 | 煤 种 | 无烟煤 | 稳定程度 | 稳定 |
煤层情况描述 |
表2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
顶底板 名称 | 岩石名称 | 厚度/m | 岩 性 特 征 |
伪顶 | 炭质泥岩 | 0-0.48 | 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十分发育 |
直接顶 | 粉、细砂岩 | 5.35-6.07 | 为灰黑色中厚层,钙硅质胶结,斜层理明显,裂隙不太发育 |
基本顶 | 细粒砂岩 | 5.33-9.27 | 为灰色,质较坚硬 |
底板 | 泥岩 | 9.06-10.3 | 黑灰色,含有植物根、茎化石及炭质碎屑,中等坚硬。 |
(四)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复式向斜轴部南端、褶断带西部、盆地南缘东西-北东向断裂带的北部,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井田内构造总体为一向北倾斜的宽缓单斜构造,倾角3°~9°,在井田中西部和东北部发育有次一级小型的向斜和背斜褶曲。井田内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
井田内地层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断层不甚发育,褶曲较发育,对生产影响较小,综合分析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五)水文地质
1.地表水
井田内无常年河流和地表水体,仅在雨季有短暂洪水沿沟谷排泄。井田邻近较大河流河。位于井田东北边界处,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常年有水,据多年观测资料河流流量为0.08~3.4m3/s。其在丰水期可达3.4m3/s,枯水期最小0.08m3/s。近年流量一般为0.20~0.30m3/s。河流经本井田边界地段,河床侵蚀基准面标高为+558.00m。河流两岸最高洪水位标高+565.00~+570.00m。矿井工业场地位于河南岸山坡台地上,工业广场附近最高洪水位标高+565.00m。主斜井井口标高为+587.580m,副斜井井口标高为+581.320m,均高于最高洪水位标高,各井口不受洪水威胁。
2.含水层
根据相邻矿水文孔资料,含水层总厚度32.93m。静止水位埋深为131.16m,静止水位标高+486.745m,单位涌水量为1.418l/s.m,强富水性,渗透系数为2.287~2.617m/d,平均2.452m/d,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
据此两水文孔,推测井田内奥灰水水位标高为+484m~+489m。
3.大气降水、地表水
井田内无河流及地表水体,东北界位于河的南岸。河常年有水,清水流量0.2~0.3m3/s,流向自西向东,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对矿井形成充水的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其在沟谷中形成的短期洪水,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83.9mm,雨季多集中于7、8、9月,雨季降水成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4.采空区积水
本矿现开采3号煤层,井田内已部分被开采。开采地段分布多处大小不等的采空区,其中在部分采空区相对低凹处,存有不同程度积水。据2019年编制的《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井田内基本查明3号煤层采空积水区16处,采空积水总面积427733m2,总积水量223766m3。
根据6113综放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对工作面有影响的积水区主要是q1(s=15418m2、q=3854m3)、q12(s=13837m2、q=3459m3)、q13(s=1448m2、q=362m3)积水区。
5.矿井涌水量
根据已批复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89.48m3/h,最大涌水量154.14m3/h。
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切眼低洼处可能会有积水。
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根据函[2019]254号文《公司关于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该矿3号煤层开采未来三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
(六)瓦斯
根据2018年12月华北科技学院编制的《公司3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及2021年4月华北科技学院编制的《公司3号煤层煤3118工作面防突鉴定指标测试报告》,圈定范围内的3号煤层均不具有突出危险性。6113工作面紧邻3118工作面,各项指标参数相近,设计暂按不具有突出危险性考虑。待6113工作面圈定后,矿方应及时对该工作面进行防突鉴定,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018年9月12日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函[2018]314号文《有限公司关于公司3号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的批复》:开采复采煤区域,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90m3/min,单个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1m3/min,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78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73m3/min。
根据2021年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公司2021年度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2.9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1.09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91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92m3/t,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最大为1.43m3/min,单个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4m3/min。矿井属高瓦斯矿井。
正常生产的采掘作业地点一般不会出现瓦斯超限或积聚,但遇原小煤窑采掘旧巷时,可能会造成瓦斯积聚和超限。同时,采掘作业活动对通风系统可能会产生影响,如未及时密闭空巷造成风流紊乱。
(七)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
公司井下3号煤层于2021年7月经节能中心有限公司检验,根据节能中心有限公司鉴定报告(节能[2021]-mb-e0018),3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和岩粉用量均为零,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公司井下3号煤层于2021年7月经节能中心有限公司检验,根据节能中心有限公司鉴定报告(节能[2021]-mr-e0018),煤吸氧量1.58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八) 冲击地压
矿井范围及邻近煤矿均未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故该井田应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不存在热害和冲击地压危险。
四、危害因素辨识
- 地质条件方面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地质对注浆的影响
611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及扩切掘进工作面存在原小煤窑开采空巷,空巷致使煤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易冒顶、片帮,并存在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水等现象,对注浆作业均有一定影响,注浆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瓦斯、水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还可能造成局部冒落及片帮现象,注浆时应加强瓦斯、探放水及顶板管理。
2.影响注浆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 斯 |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0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91m3/min;高瓦斯矿井 |
co2 |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92m3/t,绝对涌出量为1.91m3/min |
煤层爆炸指数 | 3#煤层无爆炸危险性 |
煤层自燃倾向性 | 我矿3#煤尘无爆炸危险性,属不易自燃煤层 |
地温、地压危害 | 井田范围及周围矿井没有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 |
导水陷落柱或断层 | 该工作面没有导水陷落柱或断层现象 |
3.矿压
在注浆过程中,不会出现压力大造成顶帮破碎的现象。
4.水文地质
(1)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6113工作面现掘进3#煤层,以顶板砂岩为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裂隙充水矿床,据区域资料显示,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井下正常涌水量为89.48m3/h,最大涌水量为154.14m3/h,奥灰水位在于3号煤层之下,且不会构成煤层底板突水危险。
(2)6113工作面地表地貌主要为低山、坡地,一般不会形成积水,区内无池塘、水井等地表水体存在;所以,地表水一般不会对该工作面造成较大影响,但雨季时需要加强地表调查,防止因雨季时形成的洪水通过地表塌陷及裂缝溃入井下;该工作面临近q1积水区,q1积水区积水面积94492㎡,积水量83841m³,水位标高530m 。
(3)工作面低洼处有积水。
- 重大灾害因素方面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顶板:
(1)6113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会遇空巷、采空区,过旧巷期间顶帮破碎、裂隙多、易冒顶、片帮,掘进时应加强过空巷期间顶板及巷道支护管理。
(2)顶帮的活矸、活炭未处理干净,可能造成掉落伤人的风险;
(3)顶板、两帮割煤时留有伞檐,可能导致冒顶、片帮伤人等风险;
(4)支护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支护强度不足或失效,可能发生冒顶等风险;
2.瓦斯:
(1)3110切眼及扩切工作面注浆遇空巷、采空区及不可预见的情况引发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大量异常涌出,容易发生瓦斯积聚、超限、窒息等风险。
(2)密闭前、高冒处风流不能有效稀释瓦斯,可能造成瓦斯超限等风险。
(3)通风不良的巷道容易涌出有毒有害气体,可能造成窒息等风险。
(4)风量不足,不能及时稀释瓦斯,可能造成瓦斯超限、积聚等风险。
(5)通风系统调整不及时、不合理,风流紊乱,部分地点产生循环风、微风、无风,可能造成瓦斯积聚、超限、人员窒息等风险。
3.煤尘:
(1)放煤口、转载点煤尘容易积聚,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等风险;
(3)工作面割煤、皮带运输等产生粉尘,容易造成粉尘浓度超标,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等风险。
4.自然发火:
电气设备短路或接触不良,可能引发电气火灾等风险。
5.矿井水:
注浆过程中,由于地表裂隙水、顶板含水层或顶板渗水造成涌水量增大等风险。
6.冲击地压:辨识范围内无冲击地压危险因素。
7.机电
(1)电缆或电气设备失爆,可能导致漏电,电火花引起火灾、瓦斯爆炸等风险;
(2)皮带、煤溜保护不完好,误启动造成人员伤害等风险;
(3)采掘设备电缆漏电可能造成伤人等风险;
五、安全风险评估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析包含三个评价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产生的后果c和暴露在危险条件中的频繁程度e。风险评价采用公式d=l×e×c来计算风险大小。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条件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风险程度d为三者的乘积,亦分为若干等级(参见附件)。针对某种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l、e、c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d的级别。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6 | 相当可能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0.2 | 极不可能 |
0.1 | 实际不可能 |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10 | 连续暴露 |
6 |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
3 |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0.5 | 非常罕见暴露 |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100 | 10人以上死亡 |
40 | 3~9人死亡 |
15 | 1~2人死亡 |
7 | 严重 |
3 | 重大,伤残 |
1 | 引人注意 |
d——风险大小
d值 | 危险程度 |
≧ 320 | 重大风险 |
[160,320) | 较大风险 |
[70-160) | 一般风险 |
< 70 | 低风险 |
注:lec风险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法。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示例:
评估“综掘掘进作业,顶板冒落,人员受到伤害”风险:
l:可能性,即冒顶的可能性,取值3(可能,但不经常);
e:暴露频度,取值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c:后果,取值15(1~2人死亡);
d:风险大小,3×6×15=270 ;
查表,d值在“[160,320)”区间,即较大风险,则:
“综掘掘进作业,顶板冒落,人员受到伤害”风险等级为:较大风险。
(二)重大风险认定情形
序号 | 风险类型 | 重大风险认定情形 |
1 | 煤尘 | 开采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的煤尘爆炸风险 |
2 | 火灾 | 开采ⅱ类自燃煤层且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的矿井的火灾风险 |
煤层自然发火期<3个月的矿井的火灾风险 | ||
3 | 水灾 |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及以上,或奥灰突水系数≥0.06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
采空区积水<20万m3,但开采煤层上距采(古)空区间距<15倍采高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 ||
开采区域地表存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且开采煤层上距地表水体间距<15倍采高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 ||
同一煤层中存在采空区积水标高高于开采煤层底板标高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 ||
井筒标高低于100年一遇洪水位(含工业场地上游水库溃坝后洪水位)标高的矿井或露天矿的水灾风险 | ||
4 | 冲击地压 | 有冲击地压煤层(经鉴定煤层或者其顶底板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且评价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层)的矿井的冲击地压风险。 |
5 | 运输 | 立井提升未使用标准罐笼升降人员的矿井的提升风险 |
开拓巷道采用电机车运输且煤层有煤尘爆炸性危险矿井的运输风险 | ||
7 | 顶板 | 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变化频繁的顶板风险 |
矿井煤层直接顶为大厚度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局部悬顶面积大于100㎡,容易引发瞬间大面积顶板垮落的顶板风险及瓦斯涌出风险。 |
(三)风险评估结果
1.注浆过程中可能发生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造成(爆炸 中毒 窒息 燃烧)事故。风险评估:d(得:240)= l(取值:1)× e(取值:6)× c(取值:40)。风险等级:较大风险。
2.工作面在注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煤体松动、煤壁伞檐、活矸危岩砸伤的风险。风险评估:d(得:126)= l(取值:3)× e(取值:6)× c(取值:7)。风险等级:一般风险。
3.注浆开机时接触外露的传动和转动部位易被传动和转动部位绞伤的风险。d(得:54)= l(取值:3)× e(取值:6)× c(取值:3)。风险等级:低风险。
4.移设注浆设备时平板车装车不达标,捆绑用具不全,捆绑不牢固。车辆连接未按要求连接,闭锁。人力推车未关闭挡车设施推车或推车时放飞车。容易造成设备滚落,翻车、跑车伤人事故的风险。风险评估:d(得:42)= l(取值:1)× e(取值:3)× c(取值:7)。风险等级:低风险。
5.注浆作业时存在连接管不完好导致崩伤作业人员的风险。 风险评估:d(得:18)= l(取值:1)× e(取值:6)× c(取值:3)。风险等级:低风险。
6.注浆过程中,由于地表裂隙水、顶板含水层或顶板渗水造成涌水量增大等风险。风险评估:d(得:18)= l(取值:1)× e(取值:6)× c(取值:3)。风险等级:低风险。
第四章 安全风险管控
一、风险管控
针对辨识评估出的安全风险,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和控制风险。技术措施主要有顶板管理、瓦斯、水害探测等制定专项技术措施、根据矿压显现规律变更支护设计、提前对空巷加强支护等;管理措施有定期检查、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管理及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监督等,具体详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二、成果应用
依据辨识评估成果,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具体如下:
风险描述 | 灾害类型 | 管控措施 | 成果应用 |
注浆过程中可能发生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造成(爆炸 中毒 窒息 燃烧)事故。 | 瓦斯(爆炸 中毒 窒息 燃烧) | 1.合理设计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严禁采和串联通风,严无风、微风作业。 2.严格落实测风制度,每10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一次测定。 3.注浆过程中加强瓦斯检查,发现瓦斯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4.严格按规定进行瓦斯检查,定期对瓦斯监控设备进行调校。 5.严格落实防灭火措施,坚持杜绝井下电气焊等明火作业,严禁出现电气设备失爆现象。 | 《矿井瓦斯巡回检查制度》 |
注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煤体松动、煤壁伞檐、活矸危岩砸伤的风险。 | 冒顶片帮 | 1.工作环境10m范围内确保顶帮支护安全可靠;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3.加强顶板观测,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要求定期观测矿压。 | 《6113切眼及扩切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611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611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
注浆开机时接触外露的传动和转动部位易被传动和转动部位绞伤的风险。 | 机械伤害 | 1.开钻前,对工作服进行检查,衣袖扎紧,并禁止带手套上钻杆 2.除钻机司机外,其他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钻机,防止钻机意外伤人 3.现场操作钻机时,必须将钻杆抓牢,钻机司机开停设备都必须提醒身边人员,防止绞伤 | |
移设注浆设备时平板车装车不达标,捆绑用具不全,捆绑不牢固。车辆连接未按要求连接,闭锁。人力推车未关闭挡车设施推车或推车时放飞车。容易造成设备滚落,翻车、跑车伤人事故的风险。 | 机械伤害 |
| |
注浆存在连接管不完好导致崩伤作业人员的风险。 | 物体打击 |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作业前检查注浆管的完好情况,出现破损、连接不牢固严禁使用 3.注浆管尽量使用整根注浆、减少接头,接头处必须连接牢固 4.注浆过程中如果出现注浆供浆量减少、压力增大必须及时停止注浆作业。 | |
注浆过程中,由于地表裂隙水、顶板含水层或顶板渗水造成涌水量增大等风险。 | 水害 | 1.注浆工必须了解透水征兆,并及时撤离。 2.注浆作业前首先检查支护是否完好,确认支护安全方可注浆作业。 3.出现透水情况,严禁拔钻,将钻杆周边封堵,及时汇报调度指挥中心和当班领导。 4.作业现场确保排水管路、排水泵可靠 | 《6113切眼及扩切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611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611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注浆安全技术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6113工作面注浆前专项辨识评估确定了较大风险1项,一般风险1项,低风4项。分别是:冒顶片帮、机械、瓦斯、运输,并制定了相应管控措施。调度指挥中心、防治水科、通风瓦斯科、机电运输科要根椐辨识评估报告所列措施在工作面设计方案中要有体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录
会议名称 | 6113工作面注浆前专项风险辨识评估会议 | |||||
会议日期 | 年 月 日 | 会议地点 | ||||
会议时间 | 点 分 开会 | 主持人 | (签字) | |||
点 分 结束 | 记录人 | (签字) | ||||
参会人员 | ||||||
姓 名 | 签 字 | 姓 名 | 签 字 | 姓 名 | 签 字 | |
会议内容纪要 | ||||||
2022 年 3月28日,在调度室三楼会议室,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6113工作面注浆前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相关内容如下: 该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受原开采旧巷开采的影响,存在老空水、瓦斯涌出异常、顶板冒落片帮、机械伤害等风险。 结论:针对工艺的变化,经过充分讨论和评估,共辨识较大风险1项,一般风险1项,低风险2项,并录入了《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措施:根据辨识评估结果,6113运输、回风、切眼工作面注浆过程中应当考虑:
|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有关风险评估报告的相关内容了。四、危害因素辨识 地质条件方面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地质对注浆的影响6113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及扩切掘进工作面存在原小煤窑开采空巷,空巷致使煤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易冒顶、片帮,并存在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水等现象,对注浆作业均有一定影响,注浆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瓦斯、水及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还可能造成局部冒落及片帮现象,注浆时应加强瓦斯、探放水及顶板管理。